诚邀全球优秀人才加盟

发布时间:2025-04-30浏览次数:64

海纳百川,取则行远。中国海洋大学始建于1924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先后入选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24年10月24日,在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回信,为学校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化学化工学院是中国海洋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其前身是始建于1930年的国立青岛大学化学系。1959年创建海洋化学系,1982年和1986年分别建立全国首批海洋化学硕士点和博士点。1993年获批全国唯一的海洋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海洋化学点),2005年获批立项建设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9年5月通过验收正式成立。海洋化学学科于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化学(海洋化学)专业于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海洋化学课程团队同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于2020年、2021年相继获评国家级一流专业,实现了本科国家一流专业的全覆盖。

学院和实验室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学术团队,产出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在基础研究方面,拥有“海洋有机生物地球化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海洋化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在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方面,拥有“环境友好型海洋功能材料与防护技术”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教育部创新团队。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等国家级领军人才8人(次)、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等国家级青年人才3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专家等省部级人才23人。近年来,学院和实验室承担或参与科研项目近200项,包括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各1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7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共14项,面上项目58项;2007年、2019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环境友好型海洋防污涂料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近海赤潮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方法);发表高水平文章800余篇,其中顶尖期刊文章650余篇。

学院和实验室拥有年生产能力1000吨、建筑面积1500m2的“海洋功能材料工艺优化及性能评价实验室”,大型仪器技术服务中心以及国际一流水平的碳-14加速器质谱中心等平台,为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学院和实验室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及韩国等国家的高水平科研及教学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成为我国海洋科学领域的重要合作交流中心之一,为海洋强国战略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2025年教师招聘启事

(一)招聘岗位及条件

1.筑峰人才工程:

“筑峰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岗位面向理工农医类学科,分三个层次设置,全职在岗工作,首聘期为五年。

第一层次:学术造诣深厚,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性、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或在工程技术领域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能够带领本学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般应达到所在学科领域国家级领军人才的水平,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

第二层次:学术造诣深厚,学术思想活跃,对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有创新性构想,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能够带领相关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在学界公认的本学科最高级别刊物上发表过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在工程技术领域掌握关键技术并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突出业绩。一般应达到所在学科领域国家级领军人才的水平,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第三层次:学术思想活跃,在本学科领域中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学术成果突出,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能够带领相关研究方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能够在学科、专业、公共平台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已在本学科领域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或在工程技术领域掌握关键技术并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业绩。一般应达到所在学科领域国家级青年领军人才的水平,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具体按《中国海洋大学“筑峰人才工程”实施办法》执行。

2.青年英才工程:

 “青年英才工程”岗位分三个层次设置,全职在岗工作,首聘期为五年。

第一层次:在本学科前沿领域有创新性工作,并取得国内外同行认可的重要成果,在所从事的学科方向上具有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或潜质。一般应达到所在学科领域国家级青年领军人才的水平,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人文社科领域不超过45周岁)。

第二、三层次: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大的学术潜力,学术成果突出,具备冲击所在学科领域国家级青年领军人才的能力或潜质,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人文社科领域英才二层次不超过38周岁)。 

具体按《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实施办法》执行。

(二)招聘计划

学院、重点实验室常年招聘上述各岗位人才,其中2025年重点和急需岗位招聘计划请参照下图:

(三)应聘程序

应聘人员将个人详细简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教育经历、主要学术成果、科研项目、获奖情况和申报岗位等)发送至lixg@ouc.edu.cn(学院)、yuyan@ouc.edu.cn(重点实验室),并在邮件中注明应聘方向与岗位类别。学院、重点实验室初步审核简历后,择优通知申请人准备其他申报材料和面试考察等后续事宜。未尽事宜可与学院联系人联系。

(四)联系方式


学院/实验室:

李老师、于老师邮箱:lixg@ouc.edu.cn,yuyan@ouc.edu.cn 

电话:+86-0532-66782978,+86-0532-66781845

二、2025年科研博士后招聘启事

(一)招聘条件

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的人员,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满足各流动站具体的招聘要求。

原则上不招收在职博士后。

(二)招聘计划、联系方式及程序

1.招聘计划、联系方式

2.招聘程序

(1)符合条件的博士毕业生与合作导师联系沟通,达成初步意向;

(2)博士毕业生向合作导师所在学院(重点实验室,下同)递交《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后入站申请表》,学院及流动站审核并择优推荐后上报学校

(3)学校研究审批,并通知本人办理入站和入校手续。

博士后具体进出站流程可参见《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后进出站流程图》,博士后研究人员进出站等相关表格可从中国博士后网站或中国海洋大学人事处网站下载。

(三)有关待遇

1.学校为博士后人员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科研博士后实行年薪制,年薪分基础薪酬和绩效奖励两部分,其中重点资助类基础薪酬23.4-30.6万元,一般资助类基础薪酬18.4-25.6万元,对于在站期间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卡脖子”难题或取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的,给予最高10万元的绩效奖励;出站后符合条件的可享受青岛市25-40万元的聚青资助。

2.可依托学校申报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A、B、C档)、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博士后面上和特别资助、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和省博士后创新项目等国家、省市项目,入选后叠加享受相关待遇。

3.学校建有九年制附属学校、幼儿园、博士后公寓等,为博士后及家属提供生活保障,并会同二级单位在办公条件、后勤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和协助;为符合条件的人才办理山东省惠才卡和青岛市高层次人才服务卡,享受子女入学、医疗保健、出行、社会服务等绿色通道服务。

4.达到学校教师引进要求的博士后,可按程序申请相应岗位。

具体可查阅国家、省市及学校关于博士后工作的相关政策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