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化重点实验室在边缘海陆源生物标志物埋藏效率的指标和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0-08-06浏览次数:922

  在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联合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海化重点实验室赵美训教授课题组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ürichTimothy Eglinton教授团队合作,在边缘海沉积物中陆源生物标志物分子埋藏效率的研究取得新的进展。

  大河影响下的陆架边缘海是连接陆-海碳库最重要的界面,也是陆源有机质在海洋环境中的埋藏中心。河流输送的陆源有机质在来源、组成以及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复杂变化都会对其在海洋中的埋藏有重要影响,因此量化陆源有机质在边缘海的埋藏效率具有很大挑战。侯鹏飞和于蒙博士等利用基于特定来源生物标志物载荷量(biomolecular loading)的指标,评估了中国黄河-渤、黄海和珠江-南海北部两个体系在沉积物运输路径上陆源有机质的埋藏效率。结果表明,在黄河-渤、黄海体系中,陆地高等植物来源的长链烷烃 (C27+29+31n-alkanes) 和长链脂肪酸 (C26+28+30n-FAs) 的埋藏效率相对较高,分别为64 ± 17% 84 ±30%,远高于珠江-南海体系中34 ± 19% (C27+29+31n-alkanes) 11 ± 4% (C26+28+30n-FAs)。该研究表明基于生物标志物载荷量的埋藏效率,对河流-边缘海体系中陆源有机质来源以及运输过程的控制机制的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这个结果揭示了在不同河流-边缘海体系下陆源有机质命运的巨大差异,对更准确地计算边缘海碳收支和解释沉积记录等问题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国际知名地学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Biogeosciences2019年影响因子3.406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29/2019JG005520

Citation: Hou, P., Yu, M., Zhao, M., Montluçon, D. B., Su, C., & Eglinton, T. I. (2020). Terrestrial biomolecular burial efficiencies on continental margin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Biogeosciences, 125, e2019JG005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