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刊发课题组负责人于志刚教授署名文章《大学要加强通识教育》
发布人:姚鹏  发布时间:2023-09-16   浏览次数:10


大学要加强通识教育

于志刚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共识的人才培养理念,如何进一步认识其重要意义,加强通识教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造就栋梁之才,是值得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

  加强通识教育是造就栋梁之才的内在要求
  通识教育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旨在使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通识教育与博雅教育、通才教育、素质教育等概念有许多共通之处但又不尽相同。通识教育,是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广博性,强调古今贯通、文理兼备,使之基本能够把握人类知识体系的框架;通过研读经典和不断讨论、反思,掌握积累知识、探索真理的方法;通过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吸收所学所思,养成健全完美的人格。“通”不是通用,而重在贯通;“识”不仅是知识,更重在见识,通识教育强调分析归纳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通过通识教育,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成长为具有足够勇气、智慧和能力去应对瞬息万变的未来,服务国家和人民的栋梁之才。
  通识教育着眼栋梁人才的成长,以学生个体的全面素质提高为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不断加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通识教育,对更好地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栋梁之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与通识教育不同,专业教育旨在为学生从事某一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作准备,强调学生应掌握必需的实用知识和技术。实际上,关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如何协调、平衡的争论,以及如何“相互结合”的实践探索,是一个长期存在、常说常新的话题。2003年,我们明确提出了“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教学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施,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认同,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成效。所谓“通识为体”,是强调“通识”的基础性、本源性,即通识教育是学生成人、做人的基础;所谓“专业为用”,则是指学生应当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一项专业工作所必需的职业素质和能力。“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教学理念符合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规律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如何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我们认为应采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渗透、相融合的形式,而不是简单地堆砌。
  不断创新发展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首先是“经典的”,但不一定只能是“经典的”,它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并因不同国家和民族文明的不同而各具特色。我们建议通识教育课程要实现“现代化”和“中国化”。所谓“现代化”,是指在通识教育体系中增加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生态文明等新兴、前沿、交叉学科内容,这些学科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对宏观和微观世界的认知,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刻影响着现代化进程,可以为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提供科学基础;不是简单地开设这些课程,而是应当在掌握这些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凝练以及通过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整合性”课程,纳入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所谓“中国化”,是指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纳入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丰富通识教育的内涵,实现通识教育的“中国化”。
  把通识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各方面
  通识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它更加注重人的培养,强调能力的训练和人格的养成,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体验,也是一种教育文化。加强通识教育,不仅要建设高质量的通识课程,还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通识教育元素;不仅要重视课程学习,还要重视实践环节,有效开展书院生活、社会实践等,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尤其要注重研读经典,这既是获取知识、汲取智慧、促进精神成长、实现“通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在网络环境下破除碎片化学习、打破“信息茧房”,避免成为随波逐流失去方向和灵魂的“学习漂泊者”的有效方法。注重采用跨界、跨学科的方式,在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在课程教学与实践锻炼的结合中不断探索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使得通识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既有宏观见解又有解决微观问题的能力,逐步迈向“既能登高望远,又能探幽入微”的境界。
  通过不断创新发展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不断丰富通识教育的方式方法,把通识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各方面,加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通识教育,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应积极探索实践,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造就一大批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